便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症状,是指肠蠕动减少,大便过于干燥、量少、排便困难,量化指标是便次一周少于3次,或比以前减少,一般成人2日或儿童4日以上不排大便者则为便秘,长期经常便秘者则称为习惯性便秘。
别以为便秘仅仅属于胃肠道的问题,它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也密切相关,严重的便秘不仅影响到排便,也是心绞痛、高血压、心肌梗死、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诱发因素。急诊科值班的医生非常清楚,上午8-12点来院救治的10个心脑血管病的急诊病人,约有8、9个就是大便时用力排便所致的,尤其是老年人便秘。因此,您可别千万忽视它,拿便秘不当回事。
便秘既往多采用中药饮片治疗,如番泻叶、蓖麻油、大黄、蜂蜜水、香油或麻仁丸,但自酚酞问世后,就逐渐开始了化学药治疗。
酚酞原为一种试剂,用作测定酸碱度的指示剂,遇到碱性液体便呈红色。后来作为一种刺激性泻药,能刺激肠道平滑肌蠕动,促使水分在肠道聚集,在短期内可改善便秘。对1岁以下的婴儿禁用,3岁以下的幼儿慎用。由酚酞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上罕见,偶能引起皮炎、药疹、瘙痒,过量则可致腹泻过度,须大量补水和补充电解质。但后来报道酚酞可致癌,目前已不提倡服用,由酚酞所主导的缓泻药已成为历史。
便秘宜对症用药
便秘的起因十分复杂,分型较多,不可一药通治,根据性质和症状可分成5类,宜辩证选药:
慢性功能性便秘:可选服65%乳果糖糖浆,服后能增加粪便的体积,显著降低粪块嵌塞的发生。但糖尿病患者、乳酸血症患者慎用乳果糖。欧车前亲水胶为一种容积性泻药,在肠道内可吸附液体,使粪便软化易于排出。多库脂钠片在肠道可促进水和脂肪侵入粪便,润滑肠道而促进排便,首次服用采用高剂量,维持阶段服用低剂量。
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可用比沙可啶,通过与肠黏膜接触,刺激肠壁的感受神经末梢,引起肠反射性蠕动增强,产生柔软而成形的粪便。比沙可啶有较强的刺激性,应避免吸入或与眼睛、皮肤黏膜接触,在服药时不得嚼碎,服药前后2小时不要喝牛奶、口服抗酸剂或刺激性药;另对妊娠期妇女慎用;对急腹症者禁用。成年女性通过服用缓泻剂难以缓解的慢性便秘者可服用普芦卡必利,其可增加肠蠕动和粪便的推进,也可选服聚卡波非钙,以保持肠道水分,帮助粪便的运送。
低张力性便秘:常见于老年人、产妇或由身体衰弱、肠麻痹、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引起肠肌肉张力降低及腹壁和膈肌无力,通常排出的是软便,但蹲便时间较长。可使用甘油栓,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其作用温和;或用开塞露刺激直肠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尤其适于儿童及年老体弱者。
急性便秘:硫酸镁口服不易吸收,停留在肠腔内,使肠内容积的渗透压升高,阻止对肠腔内水分的吸收,同时将组织中的水分吸引到肠腔中来,使肠内容积增大,对肠壁产生刺激,反射性地增加肠蠕动而导泻。其作用强烈,排出大量水样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山梨醇或甘油配伍,同时应大量饮水。
痉挛性便秘:见于肠功能紊乱或结肠痉挛,便秘常伴有腹痛、胀气及肠鸣音增加或亢进,以左腹部显著,进食后症状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缓解,便秘可与腹泻交替。
另可选羧甲基纤维素钠,易分散于水中形成黏性的胶状液体,润滑肠壁,并吸收大量水分膨胀后刺激肠壁,引起便意和排便。或服用利那洛肽,减轻内脏疼痛,促使小肠液分泌增多和结肠运转加快,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特殊人群治疗便秘因人而异
便秘的治疗是一种“慢功”,首先必须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
(1)多食用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量。
(2)多饮水或果汁,增加易产气食物量(洋葱、萝卜、蒜苗),促进肠蠕动加快,有利于排便。
(3)适量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且分解产物脂肪酸有刺激肠蠕动作用。或干果仁,以润肠通便。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形成条件反射,或规律服药刺激肠壁或润滑肠壁,以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反射,或增加肠内容积,软化粪便使粪便易于排出,缓解便秘。
(5)老年人缺乏运动、因慢病服用多种药品是发生便秘的重要原因,应停用导致便秘的药品(麻醉性镇痛药、抗胆碱药、镇咳药、催眠药、抗酸药和胃黏膜保护剂的铁、铝、镁、铋剂等)。对粪便嵌塞者,应首先清除嵌塞的粪便。通便药可首选容积性泻药(欧车前亲水胶、聚卡波非钙)和渗透性泻药(聚乙二醇、乳果糖、硫酸镁),对严重便秘患者,也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蓖麻油)。
(6)妊娠期妇女应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和适当运动,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安全性好,可以选用。但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
(7)儿童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用容积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均被证明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8)便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虽控制血糖可能对糖尿病者的便秘治疗有益,但糖尿病便秘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刺激性泻药,但禁忌乳果糖。
最后,肿瘤患者晚期发生便秘与运动和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药极为重要,推荐渗透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硫酸镁)或润滑性泻药(甘油、液体石蜡、多库酯钠)。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
作者/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院张石革
编辑/广东省药监局事务中心(一番)
审稿/邹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