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村子消失了,村子里的土房子也消失了,我家的土房子本来就是土坯垒起的,自然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融入了泥土中。
我的父母在土房子里走完了他们的一生,这里有父母一生经历的风雨沧桑,这里有父母一生的酸甜苦辣,土房子里洒满了父母对我们子女的爱。
记得那年正月底,下了一场厚厚的雪,生产队的人们除了喂牲口的都猫在温暖土房子里,女人们做针线,男人们几个合得来的人凑在一起谈古论今。我在土房子里发高烧出疹子。那时候每个孩子都出疹子,一般在几岁的时候就出过了。那年我已经15岁,才出疹子很重,高烧几天还不见疹子出来,我的情绪有些烦躁不安,有时出现迷迷糊糊。母亲担忧和焦虑地陪着我,有时偷偷地掉眼泪。农村有种偏方熬着喝,说是发表能帮助出疹子。我只记得其中有红柳树稍稍和芦锥锥(芦锥锥是芦根上长出尖尖的芦芽)。父亲刨开厚厚的雪,在冻得像石头一样硬的地里挖芦锥锥,因为芦草还没有发芽,父亲在雪地里整整挖了一天找不到芦锥锥,只好挖了些芦根拿回来,给我熬着喝上药疹子还是不出来。父亲又挨家挨户地问谁家有晒干的芦锥锥,村子里邻居得知我出疹子,也帮忙到别的村子打问。在邻居的帮助下,找到这种东西,父亲奔走了一天,父亲傍晚拿回来,顾不得疲劳和饥饿,片刻不停地熬了一碗让我喝下去,然后父亲和母亲守在我的身边,担忧和不安煎熬着他们的心。不知这偏方真的很管用,还是被父母那种深沉的爱感动。半夜时分疹子出来了,浑身密密麻麻,连嘴里都是。操劳担心了几天几夜的父母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神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
在那个土房子里,生活的点点滴滴有很多,一辈子回忆不完。于是我把土房子放在心里,对土房子的感情,就像父母的爱注入我的每根血管一样,让我常常涌起一种思情,一种感动。
土房子是我生命的起源。在这片土地上,有我曾经流过的汗水和泪水,有我的奋斗和追求,有我对人生的困惑和迷茫,有我对感情的认真和纯粹。
小时候只觉得土房子温暖,生活充满了欢乐。可以在土房子里尽情地玩,可以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们,在沙窝里尽情地嬉戏追逐,可以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可以在小河里尽情地捉鱼,可以在雪地里尽情地扣麻雀和套兔子……那土房子与村子里有我们无尽的欢乐。
长大了才知道乡村人是卑微的,卑微到了尘埃,被人看不起。因为乡村代表着贫穷落后,还有愚昧。于是别千方百计想离开土房子,离开村子,去寻找自己的美好,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有多么艰难,受到多少次挫折,擦干眼泪,燃起信心,顾不得自己的疲惫和伤痛,义无反顾地继续去努力去奋斗,去争取。心想,只要离开这片苦涩的土地,就永远不想回来了。
终于能离开这片土地的那天,我背着行李,母亲牵着我的手走出了土房子,送我出村口后,我便一个人向前走去。走了一段路,回头望去,看见母亲还站在渠背上,银色的头发被风吹乱,用衣袖揉着眼睛。看见我回头,母亲向我摆着手示意我快些走。这时竟然有种不舍和留恋的情绪,让我眼泪夺眶而出。
在外经历了人生沧桑后,哪怕母亲已经去世多年,送我时站在渠背上的情景常常浮现,那种不舍与留恋的情绪越来越浓,才发现那个偏僻的村子,不起眼的土房子和那片苦涩的土地,已经刻骨铭心,那里的人和事常常在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淳朴的民风民俗,那些憨厚的乡亲,那些最具人情味的事,历历在目。
村里人谁家盖房子压栈那天,村子里的壮劳力自动来帮忙。这已是一种习惯了,不计报酬,不怕劳累,压栈完工大家欢欢喜喜吃顿压栈糕(村里盖房子有上梁馍馍压栈糕的习俗)。记得我家盖土房子压栈那天,十来个壮劳力一个上午就完工了。那时麦子刚收下来,吃顿馍馍不难,吃顿糕就是种奢望了。母亲还是用小石磨了豆子做了豆腐,炸了油糕。
村子里的白事宴,出殡那天,不论离墓地有几里路,都是村里壮劳力抬着棺木到墓地的,后来有了汽车拉棺木,村里人还是要跟着送灵的。
村子里红事宴,大家能帮啥就帮啥,捣糕、做豆腐、蒸馒头、擀豆面………说说笑笑,洋溢着喜庆。不论是这些大事,还是生活中柴米油盐里你家缺一碗米他家缺几根线的小事,憨厚的乡亲们都会热心地去帮忙。这种椁朴的民风民俗便是村*。
在村子,在土房子生活成长,那是一段重要的人生,是一段温暖的时光,是一段最有人情味的记忆。回忆曾经的过往,不管它是苦涩的还是美好的,都有一份温暖浸润心田。
村子里的土房子是农民祖辈居住的地方,每间土房子里,留下了祖辈生活的信息。一个土房子,一个村子,就是一部内容丰富情节跌宕的小说。
于是浓浓的乡思乡愁促使我不管是专程还是路过,都会到那片曾经有百多个土房子,炊烟袅袅的村庄,现在是荒芜的杂草滩去看看。每次站在这片土地上,就有深深的失落与悲凉。土房子没了,村子没了,乡思乡愁不知该往哪个角落放,无处寄托。自己的根在哪里?故土不在,往昔不在。
一座座土房子组成的一个个村庄,还有那些沃土它们是农民最原始最长久的生活模式,他们经历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传承着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
土房子消失,那些土房子里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也就随之消失,包含着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东西,也就没有了。比如腰墙子,那色彩鲜艳的画里包含着多少传统文化内容,又如火炕,“老婆娃娃热炕头”是农家人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土房子的感情……
土房子的消失,乡村的消失。实际上消失了土气的方言,消失了土气的乡土文化,消失了土气的乡土民俗民风,消失了人们对故乡的记忆。这些东西都消失了,村子里的*也就没有了。现在虽然有些村还在,却与往日不相同了,村子里有的也只是留守的老人或是孩子。就是春节回村过年的人们,常年在外丢了村里人情味,互相没有了来往。
其实不同的乡土文化,不同的方言,不同地域的习俗,这些不同的乡土文化构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东西更替了旧的东西,新的村子不再是以前的村子,新的乡村人不再是以前的乡村人,村子繁荣,村*依在。
作者:闫桂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在准格尔旗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现已退休闫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