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的前提。我在一本关于医患沟通的书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
医院接诊了一位得了重症药疹的老人,老人最开始是医院验血,结果查出尿酸过高,医生提示如果不控制可能会导致痛风,让其吃别嘌呤片。
没想到老人竟然对这个药物过敏。吃了十几天,老人的上腭、咽部多处发生了糜烂、充血,口唇也糜烂、结痂,张口受限,不得已住院治疗。
回到医院住院后,医生仍然给患者开了很多口服药,患者家属情绪十分激动,认为老人生病就是因为吃药吃坏的,而且老人口腔多处糜烂,咽水都很困难,坚持不想再给老人吃药了,气氛一度陷入僵局,直到两名主任医生先后诊断后情况才有了好转。
那他们是怎样接诊的呢?
第一位主任先行来到病房,对老人的口腔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告诉医生要及时反馈患者病情,考虑患者自身情况调整医嘱,于是将口服补钾改成静脉用;
增加补液量,加快过敏药物的排泄;口含制霉菌素改成碳酸氢钠注射液漱口;叮嘱护士每天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
一系列安排结束后,患者家属的情绪已经得到了缓解,但仍然对治疗方案存在质疑。另一名主任医生的解答解决了这一问题。
首先,这位主任医生分析了目前患者的口腔现状,并提示家属可能胃肠道黏膜也已受损甚至出血,不是简单的外涂药物可以解决的。
同时,详细讲解了重症药疹抢救过程中的风险以及解决方案,强调这不是简单的疾病,而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正好另一位患者在此时讲述了自己亲属的亲身经历,也是因为药物过敏导致了败血症、重症胰腺炎及消化道出血等,下了四次病危通知书,好不容易才抢救回来。
患者家属这回完全相信了医生的治疗,并保证以后听医生的。
主任医生还告诉他:其实像别嘌呤片这类的临床常用药过敏是因为患者自身的一些特定基因引起的,但目前这种基因检测技术还没有普及,而且药物过敏检测的风险也非常大,所以之前医生用药也是符合用药原则的。
这下患者家属的气焰被彻底浇灭了,经过这样一长段的诊疗过程才让患者及其家属彻底了解治疗方案的目的和原因,并心服口服的接受治疗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诊疗过程并不简单。相比之下,我们的医生平时是怎样接诊的:
“哪不舒服呀?”
“你自己感觉是什么问题?”
看完检查结果:
“看单子还行,想打针还是吃药?”
复诊时看检查结果:
“好多了,再吃一周看看吧!”
上面的话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是的,医院里经常听到一些医生对患者说的话。于是就会有患者质疑:我得的是啥病?好多了是好多少?吃药还是打针难道是我自己定吗?
很多医患纠纷都来源于此,患者不接受治疗方案,认为治疗费用太昂贵,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不了解。
我们常说性价比,性价比难道就是费用低吗?不是,是你要让患者知道你的治疗方案价值在哪里。
引起患者对于自己病情的重视你肯定见过这样的患者,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后也给其开了药,但他拿着单子直接走了。
为什么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这是小毛病,不严重,自己体质好,过两天可能就自愈了。
这种情况下,医生无论给出怎样的治疗方案患者都不会认为有多大价值,医院就诊,甚至可能会延误患者的病情。
显现出医疗团队的专业度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在诊疗的过程中不能偷懒,要补充患者未阐述的病状,要为患者分析生病的原因,要为其剖析深层次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要生活化的描述,不要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患者很难理解。
显现出方案的匹配度就像我们开篇讲的例子一样,同样是开药治病,但你的方案是否能够考虑患者感受,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是患者考量你的方案是否有价值的一个标准。
总的来说,问诊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行为,很多医生会认为自己是医生,又不是老师,跟患者解释那么多干嘛,能治好就行呗;
还有一些医生自说自话,往往说了很多,又讲案例又唠家常,但仿佛都跟患者没关系,到最后患者也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
更多的医生是不管什么样的病人,经济条件如何、性格如何、治疗历史如何,都是同样一种治疗方案,这就可能会造成有的患者很满意,有的患者完全不适合。
问诊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患者的一切信息都将在这个问诊的过程中找到,而医生想要让患者产生治病欲望,接受治疗方案,也是从问诊开始铺垫。
问诊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很复杂,既需要医生会问,也需要医生会答,这一问一答中可以提升治疗方案的价值,可以建立信赖感,可以做出最准确的、患者最满意的诊疗方案。
这还是你以前认识的问诊过程吗?
如何倾情患者主诉,如何搜集患者信息,如何体现专业、树立高度,如何引起患者重视,如何判断患者预算等等,每一步都将在咨询的过程得到详细的方法,帮助医生打破接诊过程的尴尬和困境。
我们可以让医生从日常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操作。我想,这也是我们咨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