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天官》分医为四,设有疡医一科,而疡医包括外科和皮肤科。汉晋以后的岁月,有不少外科专著问世,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如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大部分是集了历代治疗皮肤病经验的大成,可见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有悠久历史。
西医对皮肤病的治疗多以测试过敏源和使用抗过敏药和激素类药物为主,这个用过的都知道,虽然抗过敏药和激素类药物很好用,一擦就好,但是一停就复发,而且长期使用对身体伤害很大。
1.瘙痒。瘙痒是一种引人欲搔抓或摩擦的不愉快的感觉,见于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症、白血病及淋巴瘤等多种疾病。如果我们一种一种去分析,那真的是怎么也讲不完,所以要抓住特征。中医对瘙痒的辨证分为风痒、热痒、湿痒、虫痒及血虚痒。
风痒表现为痒无定处,流窜不定,遍身作痒。如瘙痒症、荨麻疹等;热痒,临床特点为皮疹色红、肿胀、焮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及丹*等化脓性皮肤病;湿痒特点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如坠积性皮炎、湿疹及接触性皮炎;虫痒表现为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血虚痒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日轻夜重。
2.而疼痛则可分为寒热风虚实。寒痛,痛而畏冷,皮温不高,得热则减,温药热敷则痛缓,如冻疮;热痛,痛而灼热,皮色鲜红,得冷则减,凉药冷敷则痛缓,如丹*等化脓性皮肤病;风痛特点为痛处不定,发生急快,游走迅速;虚痛特点为痛势和缓,无胀闷感,喜温喜按。实痛,其以痛势急剧,胀闷疼痛,拒按喜冷为特点。
3.烧灼感。这是皮肤表现出一种烫热的主观感觉,又称灼热,可单独出现也可与瘙痒、疼痛同时出现,如灼痒或灼痛。中医认为灼热多属热*或火邪所致。
4.麻木。中医认为麻木是因气血不通、经络阻隔所致的肌肤麻木不仁。通常来说,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为木之轻,木为麻之甚。
皮肤病和什么有关?脏腑,邪气是吧?其实脏腑、气血、经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和破坏皮肤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生疾病,而其中气血则处于中间和核心的位置,气血充足既是脏腑功能正常的一个标志,又可以疏通经络以维持经络的通畅。
蛋*油,鸡蛋又有鸡子的别称,所以蛋*油在一些地区也被称为鸡子油或者凤凰油:煮五六个鸡蛋,煮熟后,把鸡蛋*拿出来,放到炒勺里面加热,此时鸡蛋*要捣碎;在加热到一定程度后,鸡蛋*会焦黑出油,然后把这个油倒出来,每天用这个油涂抹患处,也是非常好的。如果觉得自己熬比较麻烦的话,网上有卖成品蛋*油的。
蛋*油可用于湿疹、皲裂、皮癣、瘙痒、鸡眼等多种皮肤病,这是因为蛋*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以及卵磷脂,对皮肤的再生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鸡卵炒取油(蛋*油),和粉敷头疮”、“鸡卵*熬油(蛋*油)搽之,治杖疮已破,甚妙”。可见,蛋*油是历史悠久的治疗皮肤病的中医外治方法。
如果特别痒的话,还可以用这个艾叶洗剂。组成:艾叶、防风各60g,雄*、花椒各6g,水煎成洗剂。用法:待温度适宜时用以擦洗患处,每日2次,午睡前及晚间擦洗为佳,擦洗后切勿洗澡。
或者用樟脑5g,生百部、甘草各10g。先将百部、甘草研粗末,以60%酒精ml浸泡7天,去渣取液,然后投入樟脑,待溶解后再加50%甘油ml,混合均匀即成。用法:以棉签蘸涂患处,每日4次。
注意:除了蛋*油之外,这些外涂的方子不适用于有破溃的地方,还烦请大家注意一下。
以上内容学习医学名家的多多包涵
如果觉得不错一赞三连
免责声明:仅供分享、学习思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