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言:“如果你的身上长了一串像蛇一样的水痘,等它长到‘头’跟‘尾’连起来了,人也就没救了。”
这种病叫什么?有人叫它,缠腰龙、缠腰火丹、缠腰蛇、蛇蛋疮、飞蛇蛋...
而它真正的学名叫“带状疱疹”。
什么是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上成簇的水疱、红疹,沿一侧周围神经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除了胸腰部以外,还可侵犯头、面、眼、耳及上下肢等部位,并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其发病初期常感觉没劲、乏力,有点像感冒早期症状,但很少有人发烧。
带状疱疹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具有亲神经的特性,人是其唯一宿主。其和水痘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由同一种水痘-带状疱疹病*引起的皮肤感染,第一次感染病*后发水痘,之后病*潜伏在脊神经根,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而乘虚而发出,表现为带状疱疹,这是此病*的特殊性。
因为腰部多发,老百姓常称为之“蛇盘疮”。中医认为本病早期属于肝胆湿热,治疗宜清利肝胆湿热;中期水疱干涸、大便稀溏者多属于脾虚湿盛,湿邪不能得以运化而发为水疱,治疗宜健脾除湿;后期以疼痛为主,多由气血运行不畅而致,治疗宜活血化瘀。
三类人最容易得带状疱疹1、老年人。中医认为,老年人往往气血亏虚,容易使外邪入侵。研究也证实,带状疱疹的发病和年龄明显成正比,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不佳、新陈代谢慢,患病后更容易留下神经痛的后遗症。李咏梅主任也指出,近年来带状疱疹不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发病人群也有低龄化倾向,中青年患者很常见。
2、工作紧张、精神压力长期较大、情绪经常低落、长期熬夜的人也要警惕带状疱疹。中医认为,带状疱疹虽然生于皮肤,但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与体内的湿热*蕴有关。因此要预防该病,首先就应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
3、肿瘤患者、患有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长期大量使用激素等免疫制剂药物的人也易发生该病。
预防带状疱疹1、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应坚持适当的户外活动或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
2、预防感染。感染是诱发本病的原因之一。老年患者应预防各种疾病的感染,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3、防止外伤。外伤易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应注意避免发生外伤
4、避免接触*性物质。尽量避免接触化学品及*性药物,以防伤害皮肤,影响身体健康,降低机体抵抗力。
5、增进营养。多食豆制品、鱼、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及新鲜的瓜果蔬菜。
中医如何对付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最吓人的地方就是疼痛。有多痛呢?有一位患过带状疱疹的网友是这么形容的:“整个后腰右侧都长满了水泡,就连衣物的轻微摩擦也能让我痛呼出声,有时好端端走在路上,突然后腰像被闪电劈中似的一阵剧痛,疼到我想拿头撞墙。”
如果调理不及时,这种问题还容易演变为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令人非常痛苦。临床上发现,年龄越大,留下后遗症的几率就越高,一般年轻人疼得轻,好得也快,老年人疼得相对更严重一些。
若不幸患上带状疱疹,症状较轻者,可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通过艾灸辅助调理,倪海厦在《人纪系列·针灸》里写道:长带状疱疹的时候……在带状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就不会再蔓延了,过两天,带状疱疹就变短了。
《灸法医鉴》里也讲到:本病在临床常用的方法是病灶围灸法,即属近部取穴、以痛为腧……艾条灸治,具有利湿解*止痛、祛腐生肌之功,可促进经络循环,调节气血,通行血脉,促进炎症吸收,提高自身免疫机能,激活细胞抗病能力。
艾灸之后还可以配合外敷,《中医中药杂志》提供了两个外敷的方子,原材料很好找,但建议还是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1、鲜马齿苋捣泥外敷,每日6次,疗程3~12日,一般使用7日。
2、将丝瓜络置于高温电炉内烤煳,冷却后用药碾研末加50%酒精调成糊状。涂于患处,可反复涂抹,干后再涂,直至疼痛消失,水疱结痂,干痂脱落为止。涂药前用75%酒精清洁疮面。
说到这里,我们回到开头那个民间传言,带状疱疹如果“首尾相连”真的就会死人吗?
据专业人士科普,带状疱疹一般只长在身体一侧,不会发展到另一侧去。除非是免疫力非常差的人,才可能双侧都长带状疱疹,这种情况极少见。
即使真的两侧都长,长成了一圈,一般也不会危及生命。除非出现了病*性脑炎、病*性肺炎等并发症,处理不好才可能有生命危险。
但是,即使不会死人,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也会让人“生不如死”,所以:一旦得了带状疱疹,千万不能延误治疗,要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钟介福温馨提示:想要购买或了解咨询的请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