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氧饱和度过低、心率血压下降!”“立刻上呼二联、多巴胺、肾上腺素!”“患者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心跳停止!”“立刻心肺复苏!”又是一个不眠夜,发热急诊当班医护身着二级防护,推氧气瓶、装心电监护、上抢救用药、胸外按压,对一名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的脑出血喷射状呕吐不止的患者进行整整一夜的争分夺秒的抢救工作,防护服全部湿透,一整夜没时间更换。这是我院发热急诊医护近期工作的日常,危重合并核酸阳性、转运阳性患者的专用救护车紧缺,增加了救治及转运的难度。
近2个月,随着上海新冠疫情形势的严峻,确诊及无症状感染者的激增,全市发热急诊陆续消*,医疗资源极其紧张之际,我院发热急诊的就诊量明显增加,接诊救护车、抢救危重患者、接触新冠阳性患者的比例不断攀升,狭小的隔离诊室几度满员,一个班救护车接诊量最高可达二十余辆,平车躺满候诊区,一个班最高接诊阳性率可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就诊人群以未打过疫苗的高龄老年患者居多,主要年龄段为80-00岁。我院发热急诊医护在上海抗疫最关键的时刻,积极响应院方号召,在院领导关怀和科主任指导下,医院加入抗疫一线,多数医护更是长期备班于科室、吃泡面、打地铺睡行*床,以保证发热急诊抗疫储备力量的充足。当班医护身兼数职,在预检、流调、采样、救治、闭环管理的同时,积极进行医患沟通,调解患者及家属长达数小时核酸报告或数天转运等待的焦急情绪;反复督促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佩戴口罩、细化候诊流程、在有限的条件下分流普通患者、疑似患者和阳性患者,严防交叉感染;医院各部门及时转运阳性患者、危重患者,及时解决患者常用药物、配餐、饮水及生活必需品的缺乏;积极联系基建科,完善室外清洁通道和污染通道的进一步划分。当班医生更是亲自跟车、护送危重阳性患者医院,以保证患者转运途中的及时救治。发热急诊的工作让我们感受到患者及家属就诊的无奈和无助,等候和转运的困难,以及既要兼顾排查阳性患者、又要避免核酸阴性患者交叉感染风险的繁琐流程,整个排查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每一处细节都不容忽视。
这是发热急诊医护抗疫持久战的第3年,新冠疫情初起至今,我科医护全年不间断地始终默默坚守在抗疫一线,紧跟新冠诊疗指南及防控指南,不断调整抗疫的战术战法。无论炎夏寒冬,汗水浸湿一身又一身防护服、手背过敏性皮疹反复发作是常态,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始终承担新冠排查的重任。
发热急诊是排查新冠的“坚强前哨”,接诊的患者包括发热、密接、接触中高风险地区、境外来沪未满隔离期、*码及红码、新冠抗原检测阳性、新冠核酸检测阳性、封控小区等,是严谨排查新冠的最前线;发热急诊是收治新冠的“坚固后卫”,为新冠患者配常用药物和救治、及时联络转运工作,督促轻症新冠患者转运至方舱、伴基础疾病的医院或隔离病房,是坚决抗击新冠的最后方。发热急诊是抗疫一线至关重要的枢纽,本次抗疫经历进一步加深了我科医护的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发扬了抗疫先锋精神!
——发热急诊陈茜蕾
其他抗疫报道链接
疫情之下,“大白”很忙
疫情之下,唯有坚守
你在前方“打仗”,我在后方“保障”
为疫情早日退散,我们昼夜奋战
封闭管理下的急诊48小时
我院00位采样人员支援浦东,“疫”起守“沪”
我院医疗队出征天虹宾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
抗疫日记
我们把“家”医院
我院紧急选派医疗骨干进驻集中隔离治疗点
抗疫日记
众志成城迎黎明
抗疫日记
我们拧成一股绳
守“沪”平安
脉管病诊疗中心抗疫工作纪实
我们的抗疫故事
我在摩洛哥,她在上海
战高温,测核酸,愿患者早日康复“出舱”
抗疫日记
为尽早让市民拿到药品,他们连夜奋战
抗疫日记
病*无情,人间有爱
抗疫日记
开足“脑”力,坚守岗位
那些发生在隔离病房的故事
抗疫日记
抗疫,眼科医生不缺席
服中药,练功法,中医特色技术助力方舱内患者正气存内
抗疫日记
同心协力“疫”起守沪
2岁宝宝出舱,热心阿姨帮忙送回家抗疫故事:夫妻连心同抗疫困难与奋斗并存,温情与希望同在——财务处抗疫纪实老先生方舱内迷路,细心大白给予帮助同心守沪,没你不行——天虹隔离点抗疫纪实奉献抗疫力量,青春不负韶华——一名“95后”的抗疫记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