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痛风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节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日久酝酿而生。因此,以脏腑而非关节论治痛风的医家众多,比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提出了“痛风非风”的观点,他认为痛风是浊*(可理解为尿酸)瘀滞于血中,不得泄利所致,而浊*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要生于内,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的紊乱是产生浊*并瘀滞的关键。
比如痛风急性期的湿热痹阻证、痛风缓解期的脾虚湿阻证、痛风慢性期的肾虚湿蕴证等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医在痛风治疗上遣方用药的思路,接下来,我们以痛风慢性期的肾虚湿蕴证为例,进行简单讲解。
对于慢性期痛风的病机分析,《丹溪摘玄*痛风门》有这样一段描述:“或因饮酒当风,汗出入水,以致肌肉不仁,血脉凝涩,使关节不得流通,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历节疼痛,走注四肢间节而无常处。
”同理,中医将肾虚湿蕴证痛风的病机归纳为急性痛风反复发作后,肾脏气化失常,开合不利,难以泄浊利湿而致痰瘀内聚。
又因恣食肥甘、以酒为浆,致伤脾失运,湿浊不去,流注关节、骨骼,气血凝滞而形成痹痛,久病脾虚则化源不足,气血无以充养骨节,因而出现肾虚骨痛,腰酸足软的症状。
湿阻痰聚,津液不行,则肢节僵硬、重着;纳运不畅,则气机阻闭,胸膈痞满。
因此,慢性期的肾虚湿蕴证痛风应以益肾健脾,祛风除湿为主要治疗法则。
常用处方为培元化浊汤加减处方详情:*芪30克,菟丝子10克,*精15克,薏苡仁15克,延胡索10克,土茯苓15克,丝瓜络10克,山慈菇10克,威灵仙10克,等。上方以水煎服,每日一剂,疗程3个月。
按:上方主要由*芪、菟丝子、*精、薏苡仁、延胡索、土茯苓、丝瓜络、山慈菇、威灵仙等9味药物组成。
方中*芪性微温、味甘,既能益中补虚,健脾升阳,又能行滞通痹,利水消肿。
菟丝子补益肾气,固精缩尿,二者开合益彰,脾肾同治,共为君药
*精健脾益肾,补气养阴,薏苡仁利水渗湿,除痹散结,
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共为臣药
土茯苓除湿祛热,入络搜剔,通利关节,丝瓜络祛风通络
山慈菇清热解*,化痰散结为佐药
威灵仙性猛烈,宣通经络,利湿除痹,故为使药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芪保护肾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的效用已获得确认,菟丝子能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造血功能,*精能抑制脂质过氧化,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土茯苓所含落新妇苷能选择性抑制细胞免疫,生薏苡仁能解热镇痛,二者均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丝瓜络中的皂苷物质能促进已经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改善关节和软组织的活动度。而山慈菇中所含多种生物碱有较强的镇痛、镇静作用,有类似秋水仙碱降低白细胞趋化的功效。
慢性期痛风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痛风”的描述不尽相同,其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的特点,更符合中医“痹证”范畴。
但和其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样,慢性期痛风的病性也是本虚标实,即脾肾亏虚(本虚),湿浊蕴结(标实)。上方重在固本培元,利水化浊,先“开益其源”,培育肾精,以实脏腑清气,再“疏浚其道”,开利骨节百骸,荡涤经络之中郁滞湿浊。
与此同时,可再根据痛风患者(以肾阳渐衰的中老年人多见)体质情况,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针对性的对处方进行加减,使其更加对症并充分发挥中医多靶点治疗的优势。
如此,既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又可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机率,实现了对痛风的标本共治。
痛风发病分5个阶段,5种症状下期杰哥我会慢慢给大家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