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性药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不知道的食物过敏真相
TUhjnbcbe - 2022/8/10 18:23:00

近年来,食物过敏症越来越常见,发病率越来越高,以往只有有过敏体质的人会发病,现在谁都可能是患者,尤其是婴幼儿,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又是否足够呢?

疑问1:食物过敏越来越多是环境变化导致的?

过敏症都有遗传性,也就是说,父母、祖父母有过敏症的,子女也很可能患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研究显示:人类基因里有10%的遗传标志与过敏性疾病有关,它们在所有被确诊的过敏症中发挥了至少25%的作用,令免疫系统对某种物质特别敏感而发生过敏反应。

然而,近几十年来,婴儿食物过敏病例上升超过5%,成人也上升了1%~2%,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的数量一直在稳步增长,单是遗传的作用并不能解释这个现象。

除了基因这个罪魁祸首,过敏症的另一个发病因素是环境,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延长了植物生长和授粉的时间,进而增加了哮喘等过敏症的发作几率。而人类食品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食物材质和种类被发明和发现,尤其是人工食品,令那些本来不存在过敏原的人也遇到了合适的抗原。

有些婴儿甚至对母乳也会过敏,父母以为奶水或家庭环境的卫生条件不够好,其实,正常母乳每毫升可含3万个细菌,母乳成分引起婴儿过敏非常罕见,母乳反而给婴儿提供益生菌和益生元。之所以过敏,原因可能在于母亲孕期摄入某些物质,令胎儿致敏了;也可能与预防接种增多有关。可以说,婴儿对食物过敏是人类对环境变化不适应的表现。

另外,精神心理因素看似与过敏症毫无关系,实质也是“帮凶”。例如,父母夸大了过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因焦虑过度而过度治疗;恐惧药物,放大药物的副作用,不按医嘱服药;患病的时候只会抱怨、痛苦、担心,焦虑的心态会导致过敏症迁延不愈或反复。

疑问2:自己能不能诊断食物过敏症?

很多人以为食物过敏很容易诊断:如果有过几次过敏的经历,都是因为吃过某种食物才出现的,那么就是对该种食物过敏了。

其实,要准确诊断食物过敏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的食物品种繁多,一个普通城市居民一天接触的食物可达30~50种,很多属于综合性食物。目前临床用的方法,是将食物浸在液体中稀释,然后取少量在皮肤上划痕或皮内注射,过敏会引起皮肤红斑。可惜的是,即使皮试的可靠率也只有20%~30%,尤其是起病比较缓慢的病人可靠率更差,这或许是因为过敏原是消化的中间产物,而不是食物本身,也可能是烹调过程中令食物的抗原性发生了变化。

因此,要准确诊断,最好由自己观察并记录发病规律,且不能将一次结果或一种试验作为诊断依据,还须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例如,过敏、食物中*、胃肠型感冒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服用牛奶后出现腹泻甚至便血,但如果每次喝牛奶都腹泻,就比较有可能是过敏惹的祸。对成人来说,则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而不是过敏。

简单的自我诊断方法是:自己或家属详细记载每餐吃入的食物、饮料、药物等,三餐以外的食物也要记录,记下发生不适时的症状,以及其他过敏因素,包括是否花粉多的季节、情绪是否紧张等,连续登记2~3周,根据记录分析同一症状与同一食物之间的关系,72小时之内的都应列在考虑范围内。例如,每次吃鸡蛋后第二天都出现头痛,则应怀疑鸡蛋;若有时为12小时,有时为3天,就应该与鸡蛋无关。

找出可疑食物后,还需进一步确认。原则是在非致敏食物中加入怀疑过敏的食物,观察是否会激发症状。首先在饮食中完全免去可疑及最容易致敏的食物,在没有过敏症状的前提下,将可疑食物分别逐一加入到饮食中,每次一种,食用3天,如不出现症状,即可保留食用;如出现症状,则是过敏食物。

疑问3:食物过敏能否随年龄增加而好转?

儿童发生食物过敏的几率是成人的十倍多,随着孩子的成长,人体生理功能逐渐健全,肠道的屏障能够阻挡过敏原的侵入。

不过,有的人长大后可能不再对牛奶、鸡蛋、小麦和大豆制品等过敏,但对花生、坚果、鱼虾贝类的过敏却可终生存在,也有的孩子长大后会患上新的过敏症。

虽然成人发生食物过敏相对较少,药物过敏却比较常见,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以前用过的药品、经常使用的药品也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因为有些药品虽然是同样的名字,但是厂家不同、同一厂家所生产药物的批次不同,药物内所含杂质不同,都可能成为引发过敏的诱因。

中药过敏也非常常见,甚至易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休克、剥脱性皮炎等。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有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等中成药,其过敏表现以荨麻疹和固定药疹最常见。

更值得注意的是,药物过敏不只发生在用药当时,如一些药物可能在几个月,甚至若干年后才发生以皮疹为主要表现的过敏反应,常见于治疗糖尿病、甲亢或痛风的药物,痢特灵引起的过敏反应不少就发生在用药后20余天。

疑问4:脱敏治疗是否可行?

如果确诊了食物过敏症怎么办呢?毕竟美食当前,很多人都挖空心思想彻底征服它。

日常所用的抗过敏药,主要用来降低身体的过敏反应,大多数时候都很管用,但属于治标不治本。有传言食用蜂蜜能缓解过敏症状,事实上并没有明确证据,是以讹传讹。倒是通过中药调理自身体质有可能治愈过敏症。

很多患者对脱敏疗法很感兴趣。临床上,严重外伤须注射破伤风抗*素,若皮试阳性者,则采用小剂量分批注射的方法防止过敏症状出现。同样道理,只要量小到不发生过敏反应,就能锻炼机体耐受性,进而脱敏。对于营养价值较高而又常需食用的食品,可采用类似脱敏疗法,但量的把握十分要紧,因为能使人过敏的量小到让人难以置信,千分之一克的花生、几克虾肉也足以让对此过敏的人承受不了。正确方式是,例如对鸡蛋过敏,要将一个蛋稀释至~0倍,食其一份,如无症状发生,则逐日增加食量,如此经过数周或数月,有些人耐受程度可以达到正常人的食用量,但仍不可大量食用,以免复发。但是反应严重的人这样做可能很危险,一定要慎重。

其实,从饮食中完全免去致敏食物是最好的。一段长时间后,如3~4年,可以试食,有些人可能就不出现过敏症状了,因为体内原有的抗体逐渐降解。所以避免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脱敏的方法。

通过烹调加工破坏过敏原,常可以防止过敏的发生,一些瓜果引起的过敏,如桃、李、番茄等,可以将其煮沸,食用熟食;如对牛奶过敏者,可试用羊乳、马乳、炼乳、奶粉、豆乳或豆浆等代替。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不知道的食物过敏真相